在未有艾灸器具保護之下,以赤裸之艾火,在穴位之上不足一吋距離盤旋,煙向上升,與穴位背道而馳,艾煙當然不能滲透穴道,艾火的熱力則足以灼傷皮膚,但沒有療效。
不良手法

今時今日,在中港兩地接受艾灸,需加強警惕,以防遇到如下的不良手法:
1
艾灼法

2
火針烙法
當留針穴位時,加艾絨在針尾燃燒,火針傳熱,高溫殺死穴位附近細胞並留下烙印,但艾煙則背道而馳,並沒有增加療效,徒造成不必要的損傷。

3
白芥子天灸法
假借艾灸名義,實際用膠布把白芥子貼在背部穴位上。白芥子在接觸皮膚後慢慢發熱,不久便灼傷皮膚,留下永久性疤痕,實際對健康則一點幫助都沒有。

4
極速止痛灸法
假借艾灸為名,取巧用特強麻醉性止痛西藥,藏在小布包裡,以艾火熱力,催谷藥效,麻醉中樞神經,妄顧病者安危,簡直玩命。